
矛盾化解进网格、数据采集进网格、安全防范进网格……2015年5月,金水区出台《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方案》,把全区划分为1020个基础网格,全区党员干部每周三晚下沉到基层一线,定人、定时、定点、定责收集群众意见和诉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和问题。
一年多来,该区依托网格化管理,一大批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一大批矛盾在基层得到有效调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得到了提升。
一、整合资源增强综治力量
金水区管辖多个住宅小区,常住人口有8500余人。按照网格管理实施办法,该社区设置了7个网格,区里下派的21名区直机关干部与乡、社区干部一道,每周三定点与群众相约,听民生解民难,掌握社情促和谐。
社区还推行了“社区、居民、物业”联动联防治理,建立了“五老”人员、楼栋长队伍、志愿者队伍等广泛参与的巡逻队伍,循环巡逻、联防联动,保障了社区良好治安。
二、分级限时解决问题
对群众反映出来的问题,金水区按照“问题导向、清单管理、结果倒逼、责任倒查”的要求,实行“三级三色”分类:
1、凡属于驻网格干部职责范围可以解决的问题或属于村(社区)层面的问题,列为红色问题类;
2、对需要研究并多方联动的问题或属于乡镇层面的问题,列为橙色问题类;
3、对涉及全区性的综合疑难问题,需要较长时间解决或与上级联动的问题,列为黄色问题类。所有问题都设有办理时限,并将层层上报分析解决。
该区综治办负责人表示,原来基层反映问题,需要经过街道,再到区里,中间环节多,很容易在某个环节卡壳,导致很多小问题迟迟无法解决。而网格化管理打破了部门壁垒,使得很多诉求网格内就能得到解决,很多矛盾在基层就能得到化解,维护了基层的和谐稳定。
三、数据全覆盖实现精细化管理
自网格化管理以来,全区各社区正在开展信息大采集,对各类人员进行分类,以提前掌握情况,消除安全隐患。
信息数据大采集由街道或社区组织,网格具体实施,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提供必要基础数据,以网格为单元录入基础信息、社情民意收集办理情况、标注地理信息,最后按照规范统一的建设标准整合基础信息,整合视频探头。
“通过网格数据大采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无遗漏、全覆盖“,为提高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提供信息基础。”该区综治办负责人说,金水区在已经建立的区、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体系基础上,将社区综治中心与网格深度融合,形成了以网格干部为中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综治工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