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许多国家先后开始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更是如火如荼。稍加留心就可以发现,智慧城市绝对是近几年国家各类政策文件与规划中频繁提到的热词。2012年底,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政策的利好,无疑对国内的智慧城市建设开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智慧城市分为“智慧”和“城市”两个部分,“智慧”指的是思考和指挥调度能力,思考能力是智慧城市中最核心的部分,而“城市”则是智慧城市的主体,它涵盖城市的方方面面。只有当整座城市的每个方面都具有了思考能力之后才能称之为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多层次的巨型系统,这涉及到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不断发展和努力,无法一蹴而就。
智慧城市并不是简单的信息汇集或者存储,也不是仅仅通过“云计算”“物联网”“信息化”就可以实现的。智慧城市并不等于平安城市、数字城市、绿色城市之和,这里的每一个概念都只是智慧城市空间上的冰山一角,或者只是智慧城市时间上的一个阶段,它们谁都无法定义完整的智慧城市。
目前来说,不少人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充满了盲目乐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中国近300个试点城市中,并未有一个城市真正实现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我们目前自以为建立的智慧城市其实只是时间上或者是空间上完成了智慧城市建设的很小一部分。
举例说明,我们通过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各类城市信息的数字化整合多方资源,解决了城市级海量信息的采集、分析、存储、利用等处理问题;实现了依托物联网进行智能化感知、识别、定位、跟踪和监管;借助云计算及智能分析技术实现海量信息的处理和决策支持。那只能说明我们实现了数字城市的建立,这只是智慧城市的初级阶段,并不是完整智慧城市。然而,在目前来说,我们甚至连数字城市的建设工作都并未完成。
再举例安防行业最常提到的平安城市。平安城市是一个特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交通管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要考虑视频应用、报警、门禁等配套系统的集成以及与广播系统的联动。
平安城市至少包含有城市内视频监控系统、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等多个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的建设都是一件繁杂而庞大的工作,而且要实现上下左右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我们想要真正实现平安城市的多功能都不知还要多久。然而如此复杂的平安城市系统也仅仅只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小小的子系统,冰山一角。
除了数字系统和平安城市之外,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概念:无线城市、感知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甚至是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等。它们也都只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子系统,或者只是智慧城市的一个发展阶段。而它们中的每一个我们都没有完成,现在提智慧城市为之尚早,也就是说实现智慧城市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智慧城市有一个多阶段的发展过程,当我们完成城市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时,我们仅仅完成了智慧城市的初级阶段——数字城市的建设,实现智慧城市还有很遥远的路要走。智慧城市的建设包含多个阶段、多个子系统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现在提实现智慧城市为之尚早。我们应该先有一个规划,再一个个小目标分步实现,比如说安防行业集中精力实现平安城市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