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    |    人才招聘    |    内部办公

网格化社区治理架起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

  • 时间:2016-09-20 17:23:56 编辑:Sissi 来源:www.jpsycn.com 浏览:



  郑东新区自推行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以来,坚持服务群众、民生优先的理念,以解决好方便群众办事问题为出发点,充分发挥网格化、信息化平台作用,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完善配套手段,实行“分片包户、全责管理,划分责任田”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消除社区管理的“盲区”和“真空”,架起服务群众的“绿色通道”,提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效能,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增强群众的幸福感。


一、基础信息规范化


  根据《郑东新区一网清信息采集表》对近60项涉及房屋、计生、医保、社保等的居民基础信息进行采集,保证每家每户信息采集的完整,并同步进行录入,确保信息准确详实规范,便于有针对性的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二、管理区域网格化


  社区按照“任务相当、方便管理、界定清晰”的要求,考虑对居民区的熟悉度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状况,社区设置了多个网格,由两委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网格长和网格信息员,形成了从街道综治维稳信访中心、为民服务中心、信息中心、街道联系社区领导到社区网格长(两委干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信息员(志愿者)“四级网格”的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网格内“人、地、事、物、组织”等全要素信息的常态化管理与服务,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社会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型管理”的转变;促进居民服务由“分散服务”向“一站式服务”转变;实现数据直观与可视化的展现。

网格化管理


三、管理内容标准化


  “345”模式的社区网格化管理,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对责任网格的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源准确掌握,成为本网格的“三活”:“活户籍、活档案、活地图”;对所负责区域的情况掌握清楚,做到“四清”:家庭情况清、人员类别清、区域设施清、隐患矛盾清;管理工作做到“五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不稳定因素及时上报、了解到新增孕妇及时上报、有外来人员流入及时上报、有居民房屋出租及时上报、发现公共设施损坏及时上报。


四、管理人员责任化


  小小的网格承载着社区所有的工作,包括计生,社保、医保、综治等内容,要求社区工作人员要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要做到腿勤嘴勤手勤,经常深入辖区,多与居民聊聊天,及时掌握他们的生活动态,记好走访工作记录。要熟练掌握各类政策法规,坚持每天巡查,实现人到格中去,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促和谐,成为发现、受理、处置、协调、报告第一人。


  郑东新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以后,每位社区工作人员都有自己的 “责任田”,促使他们经常深入辖区,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使社区工作重心下移,居情信息来源更多,情况掌握更全面,消除了管理盲点,扩大了服务范围,畅通了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管理服务效率,有效地避免了服务“盲区”和管理“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