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    |    人才招聘    |    内部办公

如何打造以人为本的安全可控新型智慧城市?

  • 时间:2017-08-30 18:24:18 编辑:Sissi 来源:www.jpsycn.com 浏览:




  自2012年以来,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显著,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和肯定。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指出“十三五”期间将推出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从智慧城市到新型智慧城市,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如何演进?与智慧城市相比,安全可控新型智慧城市“新”在何处?“安全可控”体现在哪些方面?未来发展途径如何?本文将从安全可控新型智慧城市的内涵、政策、途径进行全面梳理和探究,并提出发展建议。


  在城镇化中后期,城市管理的侧重点正从管理公共秩序转向为市民服务,以人为本成为城市管理的核心。在郑东新区建设中,应在规划伊始就将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统筹协调,采用大数据等精细管理手段,强化综合管理职能,充分考虑满足个人的多方面需要,提高市民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在快速城镇化的初期阶段,城市工作是七分建设三分管理,现在到了城镇化的中后期,正转变为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对城市管理工作来说,其侧重点也正从管理公共秩序转向服务市民需求。


  在转变过程中,城市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如基础薄弱、体制不顺、管理粗放等。在郑东新区的建设管理中,这些问题也难以绕开。如何借鉴好的城市管理经验,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多难题,打造城市管理新样板?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和学者。


一、精细智慧管理模式


  简单粗放的传统城市管理方法不再适用,当前城市管理需细化各项管理指标,并采用信息技术等精细化手段。面对这些问题,郑东新区的城市管理亟需从简单粗放向精细智慧转变。金鹏信息安全可控新型智慧城市专家认为,在技术上要把城市管理的指标做到更加细微,要使城市中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矛盾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现在很多城市治理指标框架中,一般只有三四十个指标,不可能触及到城市的‘小善’与‘小恶’。


  这方面可以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据介绍,新加坡城市管理中建立了一整套法律体系,对城市中建筑物、广告牌、园林绿化等城市管理硬环境的方方面面都有涉及。城市管理法规对规定的内容、制定办法以及惩罚又都作出详细规定,既避免执法随意性又增加了可操作性。


  此外,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还离不开信息技术。在郑东新区建设过程中,应尽快建设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的智慧化。在过去所说“七通一平”的设施建设之外,现在还要增加一个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再构建一套智慧分析、决策和实施系统,才能实现城市管理的智慧化。


  实际上,城市管理的粗放也与城市规划本身的粗放有直接关系。建设不同类型的郑东新区,在区域定位及城市建设方面也存在差异。要尽可能实现源头治理,在规划伊始就要使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实现比较好的统筹协调,具体表现在居住、工作、交通、游憩等基本功能的全时空协同,减少后期管理压力与纠错成本。

新型智慧城市


二、坚持以人为本为原则


  城市管理要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除了城市管理方式要向精细智慧转变,城市管理的概念也要发生变化。现代化的城市管理应该从过去‘管理概念’转变为‘服务理念’。所谓管理,管理的是物质空间;所谓服务,服务的是人。郑东新区的城市管理更要强调以人为本,针对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


  要做到城市管理以人为本,首先应转变对城市管理的认识。要将狭义的城市管理概念转变为广义的城市管理概念,城市管理就是为城市服务、为人服务,与之相关的所有部门和公众都应该参与到城市管理的过程中来。


  此外,还要从城市管理的目标来定义什么是以人为本。 简单来说,现在的城市管理要抛弃过去美观整洁的观念,将目标定为宜居活力。这并不是说郑东新区不需要美观整洁,但如果把美观整洁作为一个根本目标,实际上强调的还是物质空间环境,而没有考虑到里面的居住者是否舒适。


  一个真正的以人为本的郑东新区,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基本需求,把出行、餐饮、游憩、购物、娱乐等活动看作城市活力的体现,把年轻人的即兴文化、交往活动看作城市创新能力的象征。在规划和管理中,充分考虑这些活动的空间需求,因势利导、合理安排,避免负外部影响,而不是一味阻挡、驱赶,把它们当作影响城市美观整洁的不利因素。


  在城市管理中,要做到以人为本,服务须细化。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因为只有“绣花一样的管理”,才能照顾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和每一个矛盾的“弱小”阶段,满足个人的、具体的、偶然性的需要,这样才能把以人为本落实到每一个个体上。


  其实,对城市管理者来说,以人为本就是从“冰冷刻板”转为“温暖包容”。城市管理者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采取人性化的服务方式,特别突出城市管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作用,要让每个居民,特别是外来者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条块融合实现精细化管理


  “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导致事权交叉和缺位并存。应建立“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整合各部门管理职能。当前,我国很多城市“以条为主”的管理体制导致事权交叉和缺位并存,执法权力分散,是当前城管乱象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我国目前的城管执法事项80%属于建筑领域,另外20%属于环保、交通、公安、水利等领域,部门之间难以协调,跨领域事项执法难度大。


  职能交叉、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等是城市管理的老问题。这一方面与行政构架的设计有关,在顶层设计上没有把不同部门的职能划分清楚,另一方面也与城市管理的复杂性有关。如何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是未来郑东新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对于这个问题,应建立“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要整合各部门的城市管理职能,尤其是涉及城市管理的各类执法权;强化综合执法属地管理,在有条件的城市试行大部制,建立健全基层城管综合执法体系;在社区管理层级实现“一对多”的管理运行体系,整合行政资源,提高办事效率;整合空间资源,高效利用土地。


  在职能、执法等方面,除国土、公安、规划等部门由于垂直管理、专业性强、无许可事项等原因无须划转职能外,城市管理应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统一划转、集中行使”的原则,将发改、建设、食药、教育、工信、司法等部门承担的涉及城市管理的处罚事项和管理事项划转到城市管理部门。


  集中行政处罚权还只是‘表’,提升管理效能才是‘里’。要让改革看到实效,城市管理者一方面要加强对条块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现有法律规章的整理与统一,另一方面强化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规范化、透明化,全程留痕,无缝衔接。


  此外,还要设立相关职能服务窗口与智能管理中心,与数字城管、智慧城市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建立一个能够凝聚各方共识的规范性平台,实现城市管理统一化、规范化、流程化。


  安全可控新型智慧城市是以创新引领城市发展转型,全面推进安全可控信息技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合,通过业务与技术整合升级,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新形态,也是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促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