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管理    |    人才招聘    |    内部办公

网格化管理打造自上而下的指挥联动体系

  • 时间:2017-12-05 18:49:06 编辑:Sissi 来源:www.jpsycn.com 浏览:





  传统的社会治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等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前端管理缺位比较严重,同时政府各单位都有各自的业务系统,承载着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任务,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联动平台进行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从而造成资源浪费、信息不能充分共享、许多事件出现多头受理、多头管理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设统一的联动指挥平台,充分整合各种资源,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显得非常必要。河南省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中央决策部署,不断满足群众新需求。


一、搭建一个平台,一网采集信息


  在郑州市金水区网格化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上,从社区、街道源源上传的各类信息正在实时显示。金水区综治办综治科科长张宗学告诉记者,网格员在社区采集到信息后,通过手机上传平台,再经智能派单、自动流转,将相关问题推送至个体责任单位处置,并对处置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估。


  据了解,指挥中心作为部门协作沟通的中枢平台,能有效实现对网格化系统平台中各类事件和问题办理流程的实时监控,及时采集信息并分析研判、迅速处理。

网格化管理


  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多网合一、工作联动。以前平台多,诸如党建网、城管网、市场监管网、安全生产网、环保网等,大家都张网,反而难网到鱼。现在,以社会治理网为基础,其他网在上面叠加,无缝对接,努力做到“一网采集、资源共享、联动处置”。


  金水区是全省率先试点的地区之一。今年8月20日,河南省确定5个设区市、9个区县作为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的试点单位。经过三个多月的实践探索,目前网格设置基本到位,网格队伍初步建立,研发成功,省级平台已经搭建,共汇聚了省级数据5182万条。


  河南省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目标,是把社区网格打造成采集信息、发现风险的第一感知触角,化解矛盾、消除隐患的第一前沿阵地,便民利民、解决问题的第一服务窗口,群众自治、多元参与的第一共治平台,努力实现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从单纯管理向寓管理于服务转变、从主要依靠党委政府向开放共治转变。


二、清单式管理,破解隐患不见底难题


  在金水区街道社会治理全要素网格化指挥中心,他们在两个社区试点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按300至400户、800至1000人口一个网格,共划分了65个自然网格、20个专属网格。“以前什么事都让网格员做,现在实行网格事务准入机制,该做什么、怎么去做,都有了统一的规范标准。”


  金水区统一制定的全要素网格要素清单。是明确了网格员的信息采集员、便民服务员、矛盾化解员、治安巡防员、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员、政策宣传员等 “六员”职责;是指网格员主要负责网格内的信息搜集、现场处置、发现上报、代办服务等4类工作任务;是指网格要重点做好信息采集维护、社会治安巡防、矛盾排查化解、民意搜集调查等9大类22小类共82项具体工作。


  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既解决了基层负担重的问题,又破解了隐患不见底的难题,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将矛盾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资源融合共享,部门联动联勤


  河南省将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全省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坚持边建边用、逐步完善,推广平台和终端设备,实现数据汇聚共享;坚持错位建设、差别应用,鼓励支持各地打造符合本地实际的特色亮点;坚持政策保障、机制配套,推动信息采集、联动联勤、为民服务等措施落实,更好地发挥应用实效。


  先行探索,也容易发现问题。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管理边界要更加明确,遇到事情能迅速找到责任主体。同时,对于基层群众反映的一些焦点问题,各相关部门要加强联动,形成合力,尽快给居民满意的答复。有些事项尽管涉及多个部门,最好明确一个部门来管理。


  河南省将依据国家和省统一标准,着重解决好共享目录、数据接入、资源整合等问题,科学搭建网格化工作应用模块,实现各部门数据的相互推送、关联融合、共享应用。统筹条线需求,制定采集清单,统一数据标准,在网格内一体化采集人、地、事、物、组织等基础信息,从源头上保证各类数据资源融合共享。探索搭建智能研判模型,面向实战建立预测预警预防机制,面向基层提供数据成果推送服务,面向群众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健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指挥联动体系;建立线上线下衔接机制,形成完备的工作流程“闭环”。


  目前各社区都设有社区智慧工作站,由社区工作人员兼任网格巡查员、社区处置员和坐席员,社区‘两委一中心’干部任网格长;街道也成立了网格直联督查工作小组,网格工作队伍总人数在1000人以上。在业务培训方面,网格办也会全面组织各职能部门对街道、社区两级网格工作队伍开展多层次培训,确保各入格人员从‘专才’转变为‘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