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以来,城市社区治理体系面临着冲击与挑战,其中最核心的是社区治理模式的结构性变迁。与此相应,各地纷纷依据社会治理的任务进行变革性尝试,并协同本地资源的开发整合进行探索性实践。郑州的探索都摆脱了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在管理中体现了精细化、协同化和扁平化管理理念,引领城市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在网络化管理模式建构中存在着诸多规律性的共识。
一、科技:网格化管理的构建基础
众所周知,城市管理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网格化管理正是迎合并适应了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趋势,对现代城市社区有其现实的意义和实践操作的可能。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城市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为无数个单元网格作为管理的基础单元,同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无线通信等信息技术和设备,这为城市管理空间的精细化、管理对象的数字化以及城市管理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奠定了基础,构建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治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的新型社会服务管理信息化支撑体系,为整个城市管理流程的再造提供了技术支撑。比如郑州金水“ 万米单元网格”就是利用网格地图技术,将辖区的管理空间按照一定的原则划分成若干网格,每个网格面积约为一万平方米。该模式主要由城市管理部件法、信息采集“ 城管通”、城市管理流程再造、管理体制“双轴化”等构成,最终形成多种技术集成的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河南金水通过“三位一体”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系统 ,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当今最前沿的信息科技理念,综合运用“掌上网格”无线传输、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网络安全等成熟、 先进的科技成果,在搭建了“党的建设、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新模式;河南金水打造“ 社会管理服务综合信息系统”,推进以网格化为基础的社会管理服务信息数字化,发挥数据管理、事项办理、监督考核、分析研判等功能。可见信息科学技术的推进与成熟使用,成为网格化管理这一新模式诞生的基础,亦成为当代城市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二、服务:网格化管理的首要目标
社会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为城市社会服务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思路和框架,实现了以城市管理部件静态“物”为主体到网格内精细服务以“人”为主体的动态变化,从而将社 会服务与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具体表现来看,郑州金水通过购买服务、统一规划的方式,将网格管理员、网格助理员、网格警员、网格督导员、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司法工作者、网格消防员这七种力量下沉至每个网格,为居民提供大类基本公共服务的一站式服务,居民步行几分钟就可以解决买菜、就医、文体活动、修车、修鞋等最基本生活服务需求,即“ 便利生活服务圈”。河南金水在网格化社会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基础上,组建了一批包含“主管队伍、专职队伍、协管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等四支力量的服务管理队伍,开 展“党的建设、民主自治、关注民生、平安稳定、城市管理、文化建设”等“ 六星示范”创建活动,同时启动区级领导、政协民族宗教人士、律师和法律工作者三个层面的一岗双责社会履职活动,创立了“三位一体、六星示范、三个层面”的服务模式。河南金水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服务,将城乡社区划分为若干大网格和多个小网格,市、镇(部门)、社区三级联户人员活跃在每个网格中,及时了解民众诉求,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写进“民情台账”,逐级汇报,协调解决。由此,网格化管理以网格为基本的服务单元,通过对地域网格进行不同的力量配备为普通社区居民、社区特殊人群和流动人口等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社区服务,确保每户居民都在管理服务网格之中。
三、民主:网格化管理的方式优化
推动基层民主发展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网格化管理通过各种社区力量的广泛动员为广大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参与、管理社区和社区事务的平台,促进和推动了社区治理理念的转变,为基层民主发展创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益。在这方面,郑州金水通过设立社区居民会议常务会、社区居委会兼职委员和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加强居民自治体系建设,并充分吸收社区社会组织、驻社区单位、社区居民等主体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工作,以优化社区治理结构,形成了“一委三会一站,多元参与共建”的治理模式。河南金水积极开展联动式共建,实行“党建联网工程”,一方面旨在促进网格内和网格之间党组织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协商讨论社区发展面临的问题,并以此为契机通过制度建设推进社区党建的民主化、标准化建设; 同时,普通社区居民也可以通过网格化管理服务平台对党组织、流动党员、两新组织等进行公开评议。河南金水通过“ 社区化”平台,建立起了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自治组织为主体、群团组织为纽带、各类经济社会服务组织为补充的社区化管理服务平台,探索居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推行“四务”公开和“五制管理”,积极引导社区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应该说,以网格化管理为基础的社区建设正逐步摆脱传统一元化社会管理体制面对新型社区发展所表现出的不适应性,开始吸纳更多的城市管理主体,注重民意的表达与回应,以民主的方式动员社会力量一起参与社会服务管理。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下,社区作为居民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还是难以摆脱自上而下的行政干预。因为,在以往传统的“区— 街道— 社区”三级管理结构之下,网格化管理模式新增了“网格”这一层级,虽然使得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构造更加精细化,但由此也存在削弱社区自治而增加行政性的倾向,使得社会管理内卷化的风险加大。网格化管理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发挥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承担着网格化管理运行的发起、组织、规划、扶持等多重任务,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立专门的机构和组织来负责网格化管理的具体运行,这在网格化管理运行的初级阶段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现代风险社会的深入发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如管理机制的行政化、社区自治浅层化、社区参与的初级化等。当然,仅有近十年发展历程的社区网格化管理还处于不断完善之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并不能成为排斥网格化这一管理模式的理由,而是需要对网格化管理的实践运行进行长期深入的跟踪调查、试点研究和绩效评估。
在近些年来的社区治理发展中,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出现了“创新扩散”的现象,呈现出“无网格、不治理”的发展趋势。以网格化管理优化转型为出发点,以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提升为视角,重新审视网格化管理的生成逻辑及其典型特征,并通过对郑州三地的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的比较分析,探讨区域性社区网格化管理的建构机理以及这一模式建构的特征差异与基本共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未来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必须要朝着网络化治理的方向前行才能增强内在活力,而在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型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于社区网格化管理与社区自治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当前,网格化管理的功能转型与服务优化,网络化治理与居民自治的有机衔接以及政府、社会、居民治理网络的搭建和整合等诸多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