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河南共配置了6万多名各级河长,守护着13万公里河道。不少省长担任着“河长”职务,按照治水的“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为保“一方水土”尽心尽责,依靠智慧和毅力打好劣Ⅴ类水剿灭战。
“省长村长,都是河长”。作为河南综合治水的创新之举,河长制自2017年全面推广以来,已成为河南决胜江河、唤回清流的重要抓手和信心来源。
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省长担任“河长”,助力治水
作为河南省省长基本每星期巡查一次河道,定期召开河长工作例会,研究解决河道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五水共治工作开展以来,黄河水质也有了明显的变化,河道内的鱼类增多,因此各类捕鱼爱好者也变多了。为保护鱼类品种的平衡,我们不断地宣传、劝阻、教育,阻止一切非法网鱼、钓鱼等捕鱼行为。做到治水从源头开始,治水须先治人心。
现在,在河长团队共同努力下,辖区内的河道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水流清洁畅通、两岸绿树葱郁。现在,漫步河道边,处处可见水清、岸绿、景美。河长们不含糊治污且要老百姓满意,不只追求短时水清岸绿,更要长效保洁。虽然 ‘河长’不是官职,但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中原地区,河湖纵横。黄河各个支流结成与每个百姓休戚相关的民生之网。率先发展,亦率先遇到与发展相伴生的问题。于是,河南以治水为突破口“重整山河”,将“河长”这一角色推上时代舞台。
河南是全国领跑河长制的地区之一。在“五水共治”推进过程中,河南初步形成了一套以河长制为核心的治水长效机制和责任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的落实,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营造了全民治水护水良好氛围。
二、省长担任“河长”,助力治水
每位河长牌“代表河长”有一段专属的包干河道,主要职责就是进行日常的河道巡查,监督河道污染情况。由省长担任河长,能更准确地把握、监督所包干河道的情况,更有效地提高所包干河道的日常保洁质量。
以清明节后第一周为例,根据河长上报的巡河记录,共有17处河道存在杂草、菜叶等漂浮物,“代表河长”与村级河长反映情况后,漂浮物当天就被打捞完毕;水质较浑浊河道经了解是由早麦播种引起的,及时向打捞员反映,已开始进行整改治理。
截至目前,河南共有省级河长、市级河长、县级河长、乡镇级河长、村级河长,还有为数众多的民间河长,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河长制体系,不仅实现了全覆盖,还将河长制延伸到了小微水体。这其中,不少省级担任的河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率先立法推进河长制
从2017年河南省开展河长制试点,到2018年全省范围推广,河长制如今在河南省已探索实践了近1年。这一年来,作为开展河长制试点的省份之一,河长制不仅让河南的河流重归清澈,让老百姓有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也让更多人知道了河南的这一探索创新。
而对河南来说,迫切需要的是全面深化河长制。全面深化河长制实施,有必要通过立法将河南省河长制有关经验、做法、政策、制度加以固化,并根据实践中各方面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对河长工作体制机制作进一步补充完善。
《河南省实施河长制若干规定(草案)》对河南五级河长的职责、义务、奖惩等均作了细致规定。《草案》对我省不同级别河长的设置和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县级以上河长主要承担协调和解决责任水域治理与保护的重大问题,并组织建立区域间、部门间的协调联动机制等多项职责;乡镇、村级河长主要承担对责任水域进行日常巡查,及时处理和解决巡查发现的问题,并对超出其职责范围的问题履行报告等职责。
除了明确河长的查河事项与职责,河南还对河长在巡河过程中发现问题如何处理、日常如何监管等方面,建立了河长巡查发现问题的处理机制,河长巡查对主管部门履行日常监督检查职责的推动机制等。
《草案》还规定,相关主管部门接到河长报告不依法处理或者未按规定履行其他职责的,县级以上河长可以约谈该部门负责人。约谈针对的主要问题、整改措施和整改要求等情况应当向社会公开。
此外,《草案》对我省河长的履职奖惩情况也予以明确。河长履职成绩突出、成效明显的,给予表彰,对村级河长还可以给予奖励。河长如有未按规定进行巡查、未及时发现问题、未按规定处理发现的问题等怠于履行河长职责行为,《草案》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河南省围绕治水大局,主动作为,依法履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选取“河长制”这一有效的治水制度,通过法律的方式把它固定下来,作为全省上下一体遵循的地方性法规,让“河长制”这一生动的河南经验在今后的治水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地方立法为“五水共治”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把地方立法资源有效运用的成功案例。
四、“智慧河长”监督履职
在河南大地上,每天有成千上万名基层河长在巡河,责任是否落实到位了,如何实时监管和考核?今年,将在全省覆盖的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个难题。
在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试点推广的义乌,基层河长只要打开手机APP,后台的系统就会记录下河长巡查河道的轨迹,平均每3秒钟定位一次,开车和走路定位点的距离是有差别的。不管是管着几公里河道的市级河长,还是管着一口小池塘的河道网格员、保洁员,每个人都安装河长制APP,每天上传巡查轨迹和巡查日志,是否按要求巡查到位,后台数据一目了然。
在以前,巡河机制是大河道一天一巡,小河道三天一巡。过去河长们总是苦于每次巡河之后没有任何记录,如今每天早上醒来,巡河员都会习惯性地打开手机上的一个APP――“河南省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看看自己巡查的河段有没有被曝光或者被上级关注,然后开启“巡河轨迹管理”功能,开始一天的例行巡河。
“巡河轨迹管理”可以清晰记录网格员一整天的巡查情况。在巡河时,他通过手机拍照或输入巡河日志,将沿途所见所闻即时上传,利用“曝光台”解决所辖范围内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的治水难题。与此同时,镇级、市级、省级河长也都能通过手机查看黄河治理的即时情况,并作出批示。
沿岸有没有新增排污口?水面上有没有垃圾、杂草?企业治污设施是否正常运行?每次巡查,刘亚利都会将这些情况一一记录在治水智能软件“河长制”APP上。从APP的记录上看到,从今年6月到现在,网格员已经在黄河巡查了上千次,每一次记录都有详细的巡查路线、问题反馈,有时还有网格员拍摄上传的水体照片。
下一步,要着力开展省长监督剿灭劣V类水工作的信息化服务试点工作。要把省长水质APP监督体系建立起来,把代表分段分块监督组织起来,把人大与环境水质实时检测数据联通起来,把代表手机APP履职水质数据“智能推送服务”试起来,让信息化为代表监督添加“千里眼”。 有了这套系统,等于多了无数双监视的眼睛,上至省里,下至镇街,都可以看到当前的水质情况。
要把省长有效监督水质改善的工作机制建立起来,在高效使用APP上下功夫,做到与促进河长履职相结合。要把分批试点、分批推广工作启动起来,做到市级搞试点,区县出样板,先试点,后推广,逐步完成,为实现水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信息化服务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