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流动人口的增加,户籍人口的老龄化,小城区改造工程,一些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等伴生诸多问题;传统的管理理念、体制、手段束缚了管理的成效。形势与现实倒逼基层政府思考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治理绩效。
1、旧体制解决不了新问题。随着社会变革进程的加快,社区(农村)基层村级组织职能弱化、人员老化,导致村“两委”和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日渐减弱,村级组织工作效率低下,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难以落实。不改革,无出路,不创新,难发展。这种大背景下,通过改革,找到一条提升村级组织活力和改善社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是大势所趋。
2、老办法化解不了新矛盾。由于历史原因,社区(农村)基层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到位,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群众对干部产生“信任危机”。同时,因为缺乏严格的岗位要求和人员管理机制,在部分村干部中还存在得过且过,不敢动真碰硬的消极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社会治理,提升治理绩效关系到人心向背。
3、土政策满足不了新要求。以往基层治理主要靠一些土政策,这些政策缺乏权威性、科学性和持久性。2015年上海市委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作为一号课题,出台了“1+6”文件。市委、市政府将社会治理成效纳入对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考核内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符合基层实际的社会治理新路。
日前,为加强工作管理和监督,郑州市各个区按照“网格规划、整体覆盖、精细管理”的原则,创新实施了网格化工作管理服务新模式,努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整体联动、多元治理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促进了全区稳定、和谐、高质量发展。
一、网格化管理体系覆盖区村
区党委政府成立了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设了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构建了区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三级网格,全区工作人员都是网格化成员,对全区各项工作进行综合协调、办理和监督考核;村书记为村级网格化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本村网格化管理和工作落实;村民小组为一个网格,村民小组组长为该组的网格长,具体负责该组工作。同时定期召开网格化工作例会,收集和高效落实群众意见和问题,丰富三级网格工作内容,实现了工作的精细化和全覆盖,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优质服务让百姓满意放心
区党委要求网格化管理服务实行层级负责制,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到人,责任到人,考核到人,确保“定格、定员、定责、定岗”,工作人员做到“懂网格、进村组、知民情、能宣传、会工作”,各司其责,着力抓好所负责的工作,写好民情日记,维护百姓合法权益,让百姓满意放心。同时,全体网格工作人员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协力一致,让网格成为服务群众的“民心网”,把每一项工作、每一个问题都要落实在网格中;如今网格化让管理更便捷,服务更优质,渠道更畅通,问题解决更迅速,全区怨言少了,笑颜多了,百姓更加满意放心了。
三、常态化考核促工作规范高效
为充分调动网格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各个区制定网格化管理考核制度,实行“人、地、事、物、情、组织”等常态化全方位管理,要求工作人员在下户走访、了解民情、进村入户等工作时,及时把工作位置、进展情况等发到区网格化管理办公室,以便对工作人员进行督查考核,同时实行“月考核、季汇总、半年通报”制度,把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工资发放、奖惩、评先、提干的重要依据;另外充分利用区微信公众号、QQ群、区村公开栏等对网格化工作进行公开公示,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各类制度的完善为网格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全区服务体系更加便民、更加优质、更加高效,有力促进全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