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属于静态交通,按照停车地点,又可以分为路内停车、路外停车两种。智慧停车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讯技术、GIS定位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利用多种终端设备采集车位信息,实现车位利用率最大化和停车体验最优化,实现车位信息查询、车位预定、线上计费、自动缴费等功能。
目前我国驾驶人数超过3.85亿,电动车年均增速为30%,全国有80万个停车场,路外停车位3000万个,路内停车位300万个。我国未来还存在5000万个停车位缺口。
一、中心城区停车位供需基本情况
从2012到2018年,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以每年6%–10%的速度高速增长,截止2018年6月底,中心城区机动车保有量为36.5万辆,其中汽车10.98万辆、摩托车25.37万辆、农用车425辆、挂车1140辆。中心城区现有停车位94866个,其中单位、社区配建停车位74240个,路外公共停车位8135个,路内停车位12491个。
二、中心城区停车难原因分析
1、停车位供应总量不足。按照城市停车设施规划要求:人口规模小于50万的城市,停车位总量为汽车保有量的1.1–1.5倍,从郑州市中心城区10.98万辆汽车保有量的数据来看,需配套12.08–16.47万个停车位,即还需增加2.6–7万个停车位,停车位供给严重不足是停车难的根本原因。
2、停车位供应结构不优。一是老旧小区停车位配建严重不足。如金水花园小区共有住宅62栋约2500户,入住人口达7000余人,拥有小车近2000台,而停车位仅310个。二是商业繁华地段、农贸市场周边等重点区域停车位配建不足。三是医院、学校门口交通“潮汐效应”明显。在早中晚时段看病就医、上学放学的人流非常集中,接送车辆多,周边停车位少。四是老城区总体规划配建停车位少。现已无空地可用于新建大型停车场,且新增停车位成本高、资本回收慢。
3、停车位管理机制不活。郑州市中心城区停车场规划、建设及管理职能分散于规划、住建、城管、交警、人防等职能部门,停车位资源也分散在小区物业、企业单位、相关职能部门,造成城区停车位规划建设不足,资源分散浪费,共享利用少,智能化程度低。
4、停车位建设投入不多。中心城区现有停车位主要包括配建停车位、路内停车位和路外停车位。其中,配建停车位由业主出资建设,市财政投资集中在路内划线设置的停车位以及少数路外停车位。而从郑州市停车位的整体情况来看,公共停车场、立体车库建设得很少,财政的投入资金不多。
三、建设智慧停车的建议
1、统筹规划管理,提高建管水平。尽快出台郑州市中心城区停车位规划、建设和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分工与职责,统一规划停车位,加快城市重点地区停车位建设。在充分考虑市民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制订实施“区别定价、有偿使用”收费制度,以路内停车位智能收费为先导,实现“按车位、分时段”计费,提高停车位资源共享水平和利用效率。
2、搭建智慧平台,盘活社会资源。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成立国有控股运营公司,盘活中心城区停车位资源,建立统一的停车位大数据智慧软件平台。按照主体多元的原则,将所有停车位纳入该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市场化运营,让停车位“智能、共享”,通过“预约、诱导”停车,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开辟新途径。
3、多方筹措资金,破解建设难题。整合公益项目资金,在人防工程、公园广场、活动中心、道路改造等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中,配套建设停车位,力求做到项目整合、资金整合,少花钱多办事。以路面停车影响消防等现实问题为导向,要求各企业单位出资建设以本单位职工为主体的小区立体车库或车位。合理计算容积率,鼓励新建房地产项目增量配建公共停车位、立体车库。引进社会资本,在医院等有稳定大流量的区域建设立体车库,并运营智慧停车平台。
4、聚焦重点区域,科学规划改造。按照总量达标,重点配建的原则,在郑州市学校、二七老城区、商场等重点区域(但不限于此),充分利用周边运动场、前坪等场地,分别建设地下停车位或者立体停车位100到300个,既不影响原有功能定位,又可以缓解周边地区停车位不足的情况。
5、立足本地优势,开拓智能市场。金鹏信息企业具有强大的软件集成化能力。建议以本市停车市场为先导,分层次支持本地企业开拓河南及周边省份的智能停车市场,具体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全力支持钢结构生产和建设施工;二是支持开发智能车位设备;三是支持与专业公司合作建设智能车库;四是条件成熟时支持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