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郑州市中原区协作路,一幅幅充满年代感和新风尚的创意作品铺满了墙面,引来不少行人驻足观看。
仲春时节,省会郑州花红柳绿,生机勃发。不经意间,一场提升城市“软实力”、改变城市风貌的“变革”正在这里悄然发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郑州的这一城市“变革”是以“路长制”为载体、以“精细化”为手段的城市管理体制的创新,着力提升城市颜值,蓄积城市内涵,推动城市高品质发展。
每天,近3000名“路长”的身影,活跃在郑州市内每条大街小巷,他们和广大市民群众一起,用尽职尽责的行动为城市除旧布新,开启城市“新美篇”。
有了“大骨架”,还要有“细肌理”
近年,郑州发展态势喜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来八方瞩目。2018年全市GDP突破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0万元、常住人口突破千万人,郑州跻身特大城市行列。
然而,城市有了“大骨架”,还要有“细肌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一些道路不整洁、立面不美观、车辆乱停放、设施不完备等城市管理的“细节”问题显现出来。“这些看似是市容市貌问题,背后隐藏的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现实。”有识之士直言不讳,“城市管理的软实力就是未来发展的竞争力。补齐短板,郑州才能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症结所在,施治所向。从2018年7月郑州开始推行“路长制”,将全市近万条不同级别的自然道路划分为2641条责任路段,先试点“试水”再全面覆盖,努力完成一次城市“美化、净化、亮化、绿化、文化”的“蜕变”。
砖缝里捡烟头,改变从点滴做起
4月2日,郑州郑东新区德惠街上,居民常胜利刚宴请完几位外地来的好友,其中一人顺手丢下了燃灭的烟头。这下子常胜利紧张起来,“我们这条街道是挂了‘红旗’的,维护整洁,人人有责,不能乱扔垃圾。”他立即捡起了烟头丢进垃圾箱。
为啥这么维护路面卫生?常胜利说:“德惠街上多是村民安置楼,大家卫生习惯一般,路上的烟头多。特别是人行道缝里,都是陈年碎烟头。但开春后就见辖区龙子湖办事处的同志们来街上捡拾烟头,连砖缝里的烟头也抠干净了,后来知道那些人是‘路长’,这干净卫生来之不易啊!”
郑州推行“路长制”就是在每条路段设立责任路长,路长要把路上包括市政设施、施工围挡、环境卫生、防汛除雪、街面秩序、门前“四包”等这些细碎的事情全管起来。包括捡拾烟头在内的废弃物,从社区书记等担任的三级路长,到各区、管委会负责人担任的总路长,无一例外都参与其中。“没有把小事做好的决心,城市的面貌改不了;只有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群众才有真切感受。”采访中一位路长坦言。
书记市长观摩督战,每月讲评“红黑旗”
新近,郑州市出台《“路长制”工作导则》试行版,用包括“1234”模式、“路长吹哨,部门报道”、第三方考评、设立“红黑旗”路段、周评比、月奖惩等多种方式与机制保障“路长制”的有效推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路长制”的各项管理中,周评比、月奖惩最为令人印象深刻。每周郑州市委书记、市长等主要领导都会亲自观摩督战,每月对“红黑旗”路段现场讲评。
如今,郑州街头一些无声无息的改变,正在美化着城市,滋润着人心。
二七区兴华街上,绿色绒布包裹起了建筑工地的临时围挡,一大簇鲜艳的花朵和藤蔓相互缠绕,透出无尽春意;金水区政一街上,老式“二八”自行车挂上了墙壁,陪伴着岁月如歌的图画,“文艺范儿”十足;中原区协作路上千米长卷的文化墙成了网红打卡地,郑东新区德善街上“习语话廉”更是引得无数人驻足学习……
推行路长制后,在郑州越来越多的街道上有了色彩明快的车辆图标,有了可以渗水、充满爱心的树穴,有了用惟妙惟肖的卡通图装点的窨井盖。路长们用真情、用真心、用真力的付出,换来了城市有文化、有品位、有温暖、有活力的改变。
城市“绣花”,针脚需密功夫需久
纵览国内进入GDP“万亿俱乐部”的17座城市,除了老牌的北上深广,其城市精细化管理下手较早外,成都、苏州、杭州、长沙等地近年均快马加鞭、你追我赶,集中力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为居者打造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增加城市核心竞争力。
郑州全面铺开“路长制”是从去年的12月份,短短4个月的时间,城市的面貌已经发生了许多改变,市民们对此颇有好评,不少网友点赞表达越来越爱这个城市。
为城市更美好“绣花”,非靠一时一刻之功,而要一心一意、持之以恒。据了解,郑州市“路长制”将久久为功,不仅要完成道路“五化”,还将精心打造一批与历史、文化、产业、功能相匹配的特色街道,强力推动空间环境整治提升,将市容市貌大提升向居民楼院延伸覆盖。让城市的每一片天地都净起来、美起来。
内容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