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基层网格化治理组织设置及其权威弱化
“乡政村治”模式依然是当前我省农村地区的主要网格化治理模式。基于减少行政开支、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村公共事务经费投入、提高基层组织工作绩效的考虑,河南省进行了多次乡镇机构精减改革以及“合村并组”试验,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农村社会的治理状况。事实上却出现“机构有精减、人员难分流”的局面,有限的乡镇财政成为乡镇人员的“吃饭财政”,同时还催生了乡镇“计划外创收”和“不作为”的现象,进一步激化了干群矛盾,弱化了基层政权权威。另外,合村并组也改变了村民原有的日常社会生活交往半径以及“熟人社会”格局下的“自治”传统,对村级选举及日常治理带来极大影响。在大量农民外出打工的情况下,“村民代表会议”往往难以召开,村民自治更加虚化,村级治理逐渐显现出集权化、行政化倾向,阻碍了农村村民自治的发展、破坏了村级群众自治组织的权威。
从乡镇政府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来看,两者之间领导与被领导、干预与被干预的实质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这种矛盾关系制约着农村的管理与服务格局以及基层政权与村民自治组织的权威,越来越多的农村纠纷与矛盾调解难以在村庄和乡镇层面进行化解是最为突出的表现,更多是以信访形式传递到更高层级。于是,在压力型体制之下,“维稳”与“截访”便成为基层政权组织的一项常态工作和目标考核的硬任务。
(二)农村社会民间组织发育不足,农民社会参与方式单一
当前农村社会中的组织类型主要有村民自治组织、行政性社团组织(如妇联、青年团等)、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农村经济性组织主要是以发展农业应对市场经济运行中的风险,促进经济收益增加为主要职能,对农村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及民众的利益纠纷解决发挥作用有限。而妇联等社团组织也主要起着协助村委会和乡镇政府承担农村计划生育或与妇女相关工作;村委会则变异为乡镇政府在农村网格化治理的下级行政性组织。
与之对照,农村民间草根组织,尤其是农村文化组织的发育严重不足。而这类组织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改善农民邻里关系、调解农村纠纷、加强农民社会联结、增强农民的社会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类似的农村民间草根社会组织发展却一直不容乐观。
目前,农民社会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是三年一次的村委会选举,而这种参与形式却带有固定化或阶段性、单一性,缺少农民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与机制。而农民的组织化或加入民间社会组织是其利益诉求与表达的一种途径或方式。
(三)农村网格化治理干部队伍建设滞后,发展后劲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大量有文化、有技术、有能力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而现有的村级干部队伍中,越来越呈现出老年化、女性化倾向,在村级事务管理观念上也出现僵化与简单执行乡镇政府行政任务的现象。同时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以居于城市为梦想,在感情上与农村脱离、在农事生产技术上出现“代际断裂”,农村管理干部队伍培养难以为继。虽然省民政厅每年组织安排农村干部队伍培训工作,但每年的培训总量也不过3千人。但若按照每个行政村配置3~5名干部来算,目前整个河南省有超过10万农村管理干部,而每年3000人的培训量显然太少。对于全省农村基层管理干部队伍的素质提高来说,这样的培训真可谓“杯水车薪”。
目前河南省每位村级干部每年的劳务补贴平均仅有5000元,个别地方如黄冈、潜江等地,村级干部每年的财政补贴仅为2500~3000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干部工作不积极、 “撂挑子”乃至外出务工,给农村工作带来消极影响,影响农村管理干部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展。许多农村工作的落实和推行,乡镇领导干部只能依靠与村干部长期培育的私人关系,或用人情、“开口子”等非正式方式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损害了政府公信力,甚至滋生腐败。
从2008年起河南省开始实行大学生村官计划。截至2010年,全省大学生村官总规模已超过3500人。但根据相关调查,大学生村官被乡镇或县区政府借用的情况比较普遍。这从侧面表明了农村网格化治理干部队伍建设面临的严峻性。
(四)农村网格化治理经费不足,使用配置不合理
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村的网格化治理经费主要是由上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无论是乡镇政府还是村“两委”,财政经费主要用于维持人员工资开支。而农村大量的民间社会组织,尤其是文化组织因经费不足,无法维持运转。与农村网格化治理经费严重不足形成对照的是,有限财政资金的使用配置不合理。地方各级政府却普遍设立 “维稳基金”,通过“花钱买平安”的“权宜性治理”方式维护社会稳定,即“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